top of page
在稻田裡畫線,為什麼?
正條密植器是一種輔助農民、在水田中畫出棋盤式方格的輔助性農具;劃線後,農民會在橫、縱線的交會點上插入秧苗。它的功能除了可以使插秧更為整齊,並使日後的田間管理作業(如施肥、除草、翻土等)更為便利外,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在有限的田地裡種植更多的稻米,這樣的農具,也反映了臺灣稻米「精耕細作」的特色。
在未使用正條密植器的水田中,插秧作業大多是多人為一行,以最中間者為對齊的目標,用集體「倒退嚕」的方式進行插秧作業。另外,也有農民會透過在田埂間拉線,作為對齊的依據。
而正條密植器除了展版中「梯形輪式」的樣式外,也有長條式、三角式、竹竿式等不同設計。臺灣開始使用正條密植器的歷史,可追溯至1930年代,總督府在農業增產與現代化的目標下引進並開始推廣,並且在戰時加強推廣力道。然因推廣時間不長,至二次大戰結束時仍未普及。戰後初期,農事生產雖逐漸復甦,但因稻株分蘗過多,造成青米與未熟米混合甚多、米質不佳,而導致單位面積產量不高的現象。1950年代,政府為了提升稻米的單位面積產量,加強推廣密植栽培法與正條密植器的使用。然而,密植栽培法需搭配大量施肥以維持地力,但當時的肥料卻相當昂貴,也造成農民普遍接受程度不高。1970年代後,隨著插秧機的逐漸普及,插秧已逐漸由機械取代,「正條密植」的功能也被融入插秧機的設計之中。
參考資料
-
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
曾獻緯,〈形塑「好」農民:早期《豐年》雜誌漫畫 能反映怎樣的戰後臺灣?〉,農傳媒(https://reurl.cc/pvrZ1Q),最後檢索日期:2024年9月2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