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的最後一天,「iF300」提供五條府城城門散步走讀路線選擇,帶領從府城外看向府城城門,從城外一起踏入府城,體驗進城的儀式感,沿途以散步的方式,輕鬆探索府城;最後,集合五條路線,聚在一起倒數跨年,在2025的第一天,一起參與「2025臺南跨年敲鐘祈福」活動,為2025府城300年敲鐘祈福。
2024年12月也是《臺南聲景百選》出爐的日子,透過聲景與聲響,我們在跨年的夜晚以「聆聽」形式接棒府城建城300年,作為《iF 300》的揭幕,在現場一起跨年的同時,我們一起祝福,也一起伴隨臺南、府城的時間洪流中,不斷變遷的聲景與地景。
今晚的聲景來自於《臺南聲景百選》清單,皆與今晚五條路徑相關,讓我們一起在現場好好聆聽有關府城城牆的聲響記憶吧!
Soundscape1_日常記憶
從最熟悉的街道車聲夜間開始,由台南公園蛙鳴與赤崁樓前小吃與傳統樂曲的練習日常漸漸融入夜間。還記得九月的清晨孔廟祭典響徹了睡眼惺忪的我們,迎接隔日的清晨湛藍。
一點一滴的符號就像每一天的時針分針,滴滴答答的累積著我們的悸動、共鳴。從枋溪的潺潺流水聲就知道是雨季的前後,踩著清脆的草皮聽著鳥鳴,也這樣度過了近百日,泮著流水,透過白頭翁與麻雀、竹林聲響,迎接了多少日出。潺潺流水與車水馬龍,切菜聲與夜市吶喊聲,就是府城人的熱情與每一天的序曲與晚安曲,我們不知覺地
就在這些每一行業譜出的曲調中,成為人來與人往的過客,不論是宴客流水席的煙火、火車站月台的關門聲、土地銀行的燕群,都標記著這個城市的每一個精準的時 間, 一直來到2024年的最後一天。
Soundscape2_城內與城外
噹噹噹噹地平交道,是一種糖業與回憶的路徑,串起了城外的廟宇曲調;城牆內外,透過聲音與地景的連結與斷點,從過去連結了當代:吶喊、共融與合奏,一起邁向了未來的每一天。
巴克禮公園的五色鳥與賽鴿笭、鹽水蜂炮與廟宇的鐘聲、民族路的木炭敲打、鹽水的五金鐵件聲,一響猶如一個時代,彷彿走進1624年的熱蘭遮市鎮,融入了各行各國商業文化,緩緩地透過海洋水流,捲起一潮潮地記憶與變化。聆聽這些海水,有泡沫也有氣息,彷彿從湛藍滾進深邃,深藍的海域與風,一吹就是400年,進而透過築城的年代,以鐘聲、時間演進了一座座城牆地築起,讓當代的我們從空中戰機、馬路上的車陣瞬間,進入了300年的府城建城洪流,唯有姑蘇古鐘、吳園夜間的蟋蟀與321巷蛙 鳴、 起的落葉風聲與常民生活聲響,跟著遶境的節奏一遍又一遍從城外走入城內,從過去走進當代。
Soundscape3_消失的再現,聲景
德慶溪,從400年前寫入了臺南的歷史。這是一首從Ex:2024台灣文博會場域中敘事的聲景故事。從溪流的變遷與消逝,我們成為了探索地景與歷史的粒子。
回到古蹟密集度高的民生綠園,有戰機聲、車聲與太平境教會後方的枋溪河流交會,猶如火車站月台的車響,從2024啟動帶領我們邁向2025年。一路上奔馳的我們不忘街邊的美食聲、每一個鐘聲、每一個節奏都是遶境的鐘鼓,一起合奏倒數的瞬間,我們迎向了百年鐘聲與廟埕日常節奏,正式進入府城建城300年。Happy New Year !
Comentarios